|
发表于 2021-11-15 21:25: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隆重推荐一下中国最年轻的县级市——湖南的祁阳市。
~, W. s; k; V3 e ~' V* ~
! m7 J4 H0 T/ u/ Q) s
' r- t$ }- }: v5 {$ l
h4 | q- Y4 c, f+ m! q4 K2 {! R9 G8 S6 T7 L, {( Y
4 Y# A6 F1 J2 T+ m
6 }; u" E1 s N" a7 [& i/ G很多外地人可能不知道祁阳,没关系,但您大概率知道一首耳熟能详的诗,什么诗呢?唐代大诗人柳宗元写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某年的正月,永州司马柳宗元在奉诏回京的路上写下了这首诗,许多人下意识地认为这么大的雪肯定是在北方。那我告诉您,错了,这首诗写作的地点就在祁阳市白水镇的湘湖湾村(另一说是在永州的愚溪)。尽管今年的5月17日,祁阳市才刚刚举行撤县设市的成立大会。但它的历史却非常久远,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公元元年前后,汉高祖刘邦的第十四代孙刘谊被封为“祁阳侯”。三国东吴孙皓元兴元年始建祁阳县,至今已1700多年。但是让今天的祁阳人始终心存遗憾的是,今天的祁阳市已非曾经的祁阳县。1952年4月,原来的祁阳县被生生析成祁阳、祁东两县,一个归永州,一个归衡阳。对于老祁阳县的人来说,这有点像从自己的身上割块肉出去一样,简直是亲骨肉分离。所以直到今天,虽然两个县不属同一个市,但祁阳县的人一聊起祁东依旧是依依不舍,祁东人说起祁阳依旧是母体难分,好一个剪不断、理还乱。
" G# y$ {! T8 R; n& B, O* ]
9 w7 T" ]+ L* G$ g% L" @
6 ^ Q7 @- e; |8 W7 R% ]1 S
+ E4 |3 G9 K0 j; r9 Y; ]1 Q) M4 X/ b, g8 |
5 Y: \6 q6 o3 m* j/ ^
( T9 r# M1 A7 V0 E2 |阳者,山之南也,祁阳因地处祁山之南而得名。作为千年古城与湘南重镇,祁阳市能叫得响的名片很多,最有影响的莫过于“全国四大碑林”之一的浯溪碑林。这个碑林始自唐代诗人元结。元结是谁?我只要说一个成语您就知道了。哪个成语呢?“欺上瞒下”。在元结的《奏免科率状》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这个成语就来自于这。别看这个成语不太好听,但元结在历史上可谓文武双全,才华爆表。公元761年他曾撰写《大唐中兴颂》,十年后的公元771年,他的文朋好友兼安史之乱平叛战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来浯溪看他,元结就请他把这首诗文写出来,请人刻在江边的崖壁上。“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可磨可镌,刊此颂焉,何千万年!”是不是气势宏大、畅如行云流水?此后这石刻以文奇、字奇、石奇迅速传遍神州,被称为“摩崖三绝”。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一下子就出圈了。此后,历朝历代共有250多名文人学士到此游览,题诗作赋铭刻石上,像什么皇甫湜、黄庭坚、米芾、杨万里、王冕、袁枚、何绍基等等,哪一个名字就是历史上的大家。以至现在这里的每一个字,都是千年古迹。不知是不是被这里的名家荟萃所感应,这石刻边上的浯溪中竟出现了一种独一无二的笔鱼,注意,这种鱼就只有祁阳地区的浯溪中独有,形似毛笔,肉质细嫩,传说是大文豪苏东坡的毛笔化成。“天意东坡不留字,神笔化作席上珍。”您说神奇不神奇。 B" T2 t3 T$ \
) h ^8 L6 T/ ]! u/ v* j* W! S9 y
5 d; \7 y8 d, z( {. b
" V( F8 \$ P! [' R
+ ]; P9 j" F7 \2 V第二张名片应该是祁阳的曲艺。祁阳是著名的曲艺之乡,旧有“唱不过祁阳”之说。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经感叹:“祁阳子弟满天下”。发源于祁阳的曲艺有祁剧、祁阳小调、祁阳渔鼓、祁阳花鼓灯、祁阳木偶戏等,其中祁剧和祁阳小调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祁剧可是比京剧历史还早400年的地方剧种,是湖南地方戏曲中流行地域最广一个剧种,清代便已经遍及南方数省。湖南省八个古老的地方戏剧种中,也只有祁剧占据了大半个湖南省的地盘。 就在前不久,由文旅部开展的2021至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结果揭晓,咱们的大祁阳市就榜上有名。因为什么评上的呢?就是咱们的祁剧。# Y6 F& \5 v1 Y" _0 r$ n0 Y$ d& p5 k
4 |/ o* D5 y! |$ x) R. v% P, E
# f/ ]9 E! _9 W e4 q. B7 a4 [. \+ H2 w7 d( C' a
5 `1 _1 l" B+ E6 \# j' k$ ]9 T第三张名片,应该数祁阳石。祁阳这个地方,连石头都与众不同。祁阳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早在唐代就有开采记载。明朝《长物志》卷三记载:“永石即祁阳石,出楚中。石不坚,色好者有山水、日月、人物之像。”足见祁阳石的温润细腻。乾隆年间,祁阳籍一品大臣陈大受亲自将一方“紫袍玉带龙砚”作为珍宝觐献乾隆皇帝,乾隆十分高兴加以珍藏,并要求照例朝贡,从此祁阳石砚作为贡品上献朝廷。. w, W5 M& Y( |; y1 ?
$ L T6 }+ a* ` m# R- d
9 b5 V$ h9 f& Q( J9 d2 d除了祁阳石之外,祁阳美食也是一绝,祁阳槟榔芋、舜皇山土猪、永州山苍子油(后两种非祁阳独有)等都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还有祁阳曲米鱼,美食和天下。. j( u$ E2 t p9 e: g
( a' x! h/ y( g7 J+ F0 a7 ]% o* q/ \6 N" M: q: E" F/ y
祁阳还有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我估计很多祁阳人都没有听说过,是什么呢?说出来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祁阳市竟然是我国第一辆国产汽车的诞生地!有人说怎么可能?那我告诉你,还千真万确。这里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谁呢?支秉渊,近代中国机械工业奠基人之一,浙江人。1931年5月,辽宁的民生工厂生产的75型轻型载货汽车问世,并在1931年上海举办的“中华全国路市展览会”上展出,这是第一辆在我国生产的汽车,在当时的国内引起很大反响。但请注意,在我国生产并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国产,为什么?因为虽然这辆车“国产化”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但全车666种零机件中依然有202种关键器件特别是发动机为国外进口,而支秉渊也正是在这次展览上看到了这辆车的情况才下决定一定要造出百分百的国产车。后来他和同学、校友合办了上海新中动力机厂,花费6年心血,终于在1937年形成了一种新汽车的雏形。但没想到淞沪会战爆发,几经辗转,支秉渊的造车厂从上海到长沙,再从长沙迁到了祁阳,到了1942年,终于在祁阳县的一个镇上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完全国产的汽车,这辆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传动器、转向机构,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是支秉渊自己造的。现在上海交大档案馆里,还保留着支秉渊制造的第一辆完全国产汽车的老照片。尽管外形简陋,但这辆汽车的性能却甚好。1942年,支秉渊从祁阳出发,历时近半个月,途经近千公里,翻越川黔两省的崇山峻岭,完好地将它开到了重庆。那一年,重庆《大公报》头版撰文,因此称赞支秉渊为“中国的福特”。我觉得啊,祁阳市可以结合这个好好做做文章。
& X) H+ J1 U; e# i5 d* F( W
: s2 \' p: Y7 y/ q& r; s H7 j( J) G; c' m+ }. n, D4 t# h
; t& B9 |- |- k( J3 H1 w+ u
" n. |; f$ t- @) e; z
% v# `/ C6 w; }2 _ S& _& Y" P) O当然,千年古城也培养了许许多多的名人,北宋史学家路振、开国中将周玉成,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陶铸等都是土生土长的祁阳市人。陶铸是祁阳人的骄傲,在他写给夫人曾志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至今脍炙人口。还有我们都学过的课文《松树的风格》,回味起来无不大气浩然。祁阳人说,陶铸就是典型的祁阳人的风骨,坚毅,果敢,无私。# G) F' K& E7 z7 e+ ?/ O
1 r( C8 D: F# Q. e3 F4 k
7 {1 |. n, x% n( }% u" `
8 d3 A0 t: i$ {: L* w, B
1 Z2 o8 v. s: K- b S! `8 L2 i今天的潘市镇石洞源陶家湾村中还保留着陶铸故居。1996年后,陶铸的《东风》诗碑和《踏莎行》词碑也树立在浯溪碑林,还增建了陶铸铜像和陶铸革命事迹陈列馆,使千年古迹更添胜景。
* y! c' R+ O6 j5 Z* |. u4 M9 w
, f5 h+ s, ^: ?
. z1 |* `( j2 Q4 C+ V. g我们相信,未来的祁阳将因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大放异彩。" E! M: h& s |, C- m. Y1 p
5 K" F, ^4 X( Y" i5 t |
|